七彩營地資訊
Camp information
連云港研學旅行基地的研學活動--這種古老而時髦的學習方式,在逐漸納入學校教學體系的過程中,值得探討的地方還挺多的。
何為古老?古中今外的大家,都不乏從游學中汲取養(yǎng)分,成就一生事業(yè)的例子。東方有孔子攜弟子周游列國,孔門桃李滿天下;沈括自小隨父游歷,將所見所聞所感寫成“中國科學史上的座標”《夢溪筆談》。西方有大學者柏拉圖周游地中海沿岸,傳播他的思想與主張,返回雅典后創(chuàng)辦當時雅典的最高學府;亞里士多德11歲時即外出周游與學習,掌握大量的書本外知識與技能,成為世界古代史上偉大的哲學家、科學家和教育家。
何為時髦?在現(xiàn)代教育體系里,不同于古代游學的個體化和零星性,連云港研學旅行基地的游學活動作為正規(guī)教育的重要補充,逐步成為系統(tǒng)化、常態(tài)化的教學活動。英國人前往歐洲大陸游學的傳統(tǒng),是從16-17世紀開始的;美國冬令營1885年開始出現(xiàn),1910年承擔全美冬令營和游學活動的美國訓練營協(xié)會成立;二戰(zhàn)后,1946年日本教育部門提出逐步實施修學旅行的概念,1955年日本修學旅行研究協(xié)會成立,1963年日本出臺《新生活運動協(xié)議會運營方針》,至今,修學旅行已成日本學校教育特色。
連云港研學旅行基地跟歐美的游學、日本的修學旅行一脈相承,它作為素質(zhì)教育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,代表著未來教育發(fā)展的趨勢。培根說過“對于年輕人來說,旅游就是一種學習的方式”,在一個人求知欲最旺盛的青少年時代,能享受到系統(tǒng)化的課外訓練,在游歷中拓寬眼界增長見識,探索世界邊界、思考人生真諦,無疑是現(xiàn)代教育的至高福利。設置連云港研學旅行基地課程的初衷,無非想為孩子們打開一扇觀察世界的窗戶。
掃一掃在手機上閱讀本文章